041430 0088 scaled e1618903797685

(親子教育)三招引導勝負慾強的孩子,會贏也要會輸

親子教育

你們家也有勝負慾強,輸不起的孩子嗎?

這幾天孩子的阿姨上台北參展暫住幾天,剛好老大妡妡參加兩天一夜的活動不在家,老二安安樂得享受獨享媽媽和阿姨的遊戲時光。當阿姨進門前,安安已經排好地上的紙牌,迫不及待的想和阿姨玩記憶卡遊戲。

身為老二的安安不管玩什麼遊戲都有很強的勝負慾,記得上個月剛買回來小疊杯玩具,剛開始玩的時候因為年紀最小,總會因為輸給我和姊姊妡妡而生氣,後來有一次她要我陪她玩,我答應了之後,她請我等她一下,她要先練習,我暗暗的佩服她,玩遊戲也這麼認真,後來的幾次遊戲,她剛始能佔了上風。

當她今天又再度要我陪她玩的時候,嘴裡又囔著 : “我一定要贏”,我告訴安安:“遊戲不是比賽,不知道誰會輸誰會贏,才有趣啊!”,我心想:每次都會輸的話,我才不跟你玩咧。

五到六歲的安安正處於對規則性遊戲感興趣的年齡,如桌遊棋類等,這種遊戲最容易有勝負的問題。面對勝負慾太強的孩子,我是喜憂參半。孩子會願意為贏做努力固然是件好事,但如果失去享受遊戲樂趣會是件損失,若沒好好學習輸將會是災難。我很喜歡網路上看到的一句話:「 不怕輸的孩子,才有機會贏」,真正的贏家是要能笑到最後的人,而不是遭遇挫折就憤恨不平、自暴自棄,因為人生當中不可能時時都能贏,學會不怕輸更有啟發的意義,好好利用輸的經驗:在輸的時候怎麼調整自己情緒、如何站起來、怎麼再出發,一再鍛鍊我們的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(AQ)

有專家提出「100%的成功=20%的IQ+80%的EQ和AQ」,這句話我相當的認同。

這是安安和我的新課題,在我閱讀資訊後做些整理,歸納出三個自己可以協助孩子的方法:

1.父母的身教引導「享受過程」

不管是學習或是遊戲、競賽,能夠享受過程是很棒的事。記得有次老大妡妡在準備某一項考試,嘴裡囔囔著:如果沒有…我的努力就白費了,我意識到孩子太看重結果(分數),自孩子上小學後,我一再跟孩子提醒,比起結果我更看重過程。當孩子努力後得到好的分數,我通常是口頭一句讚美分數,但更多回饋她我看到的她在過程的努力。試想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致,看到高分就欣喜,低分就冷淡(甚至責罵),沒有對過程的努力給予觀察和肯定,怎麼在孩子輸的時候,告訴孩子要享受過程呢?

2.書籍引導「同理輸贏的感受」

輸不起的孩子通常在輸的時候,會放大自己的感受,而無法同理贏的人的感受,所以在當下為輸了耍賴發脾氣時,會把對手弄得很尷尬。近日陪安安看「我輸了我贏了」(親子天下出版)這本繪本,透過描述兩位主人翁輸家與贏家的心情,讓孩子學習同理成功和失敗的心情,當孩子下次遇到的時候,可以學習不再放大自己的情緒,能考慮他人的感受,除了勝不驕敗不餒之外,能誠心地安慰落敗者和恭喜勝利者,慢慢培養孩子的風度和格局。

3.淡化輸的感覺

看過許奶爸「練習不怕輸,就是讓輸變好玩」這篇文章,我認真地回想一下,似乎在過去的遊戲當中,我們都只記得幫贏的人拍拍手,但對輸的人就安慰說:沒關係。我覺得這句話本身就不太具有同理心(呵呵!),孩子當下並不會覺得好玩有趣或被安慰到。你會發現當大人越說沒關係,孩子越急越氣哭得更大聲。當我看完這篇文章後,開始想如何讓輸變得好玩,這對父母來說是需要練習的,比如遊戲中幫輸家抱抱或親親、擊掌加油、愛的充電這些非物質的互動鼓勵,可以變成一個約定好的儀式,讓孩子習慣甚至也會期待樂在其中,這些出頭可以淡化輸的感覺,讓孩子即便遊戲過程中輸了,也能保持對遊戲的樂趣。

◊◊◊好書推薦

我輸了 我贏了(親子天下出版)

You Might Also Like